为了总书记的嘱托丨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各地各部门采取务实举措,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困难,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之声特别策划《为了总书记的嘱托》今天推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走进广东佛山南海一家铝型材生产企业,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企业负责人刘建辉介绍,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从生产传统建材转型到高端工业型材,整体效益提升了10%以上。
刘建辉:我们在技改方面投入更大,引进更数字化、智能化的设备,才能够保证我们质量的稳定。政府奖补、低免息贷款一系列的政策给我们很大的支持,应该超过3000万元。
广东是民营经济大省,今年1月,广东出台“30条措施”,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开放发展。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指出,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
习近平: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方针政策,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
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各地区各相关部门陆续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相继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还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机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将进一步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巩固和拓展现有的工作成果,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优的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目前,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立法进程将加快推进。各地各部门也在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3月1日,《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吴恩玉介绍,《条例》通过立法将不符合新形势新要求的体制机制和制度规则及时破除。
吴恩玉:这对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振发展信心,改善社会预期,增强经济活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具有重要意义。以营商环境之“优”,促发展之“进”,保经济之“稳”。
随着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落实落地,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截至2023年底,我国民营企业超过53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以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会同有关方面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困难,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袁达:坚持从个案和整体上及时掌握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力争解决一类问题、受益一批企业、助力一个行业,真心实意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