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张萍:加快甘肃农村电网更新改造 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时间:2022-03-07 来源: 财会信报 责任编辑: 李荣

  本报记者秦铭明 农村电网作为农村地区主要的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动力,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提升普遍服务能力,对助推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甘肃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最终实现全省5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26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与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谱写了21世纪脱贫攻坚、富民兴陇的历史新篇章。同时,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安排,甘肃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甘肃分所所长张萍

  全国政协委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甘肃分所所长张萍在接受《财会信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甘肃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受地域广袤、地形地质复杂、历史欠账较多等多重因素影响,仍然存在诸多短板亟待补齐。尽管“十三五”以来,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国网甘肃公司积极克服自身经营困难,持续加大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力度,累计投入51.96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农网投资13.7亿元)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用电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农村电网供电基础设施仍然落后、与中东部省份电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同时,受历史遗留原因影响,农村电网投资渠道不畅,代管县公司普遍经营不佳、投资能力不足,对农村电网无整体性发展规划,农村电网建设历史欠账较多,严重制约着推进乡村振兴进程。

  张萍指出,当前,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双碳”背景下,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大规模开发,对农村电网供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亟待进一步加快甘肃农村电网巩固升级。对照“十四五”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甘肃农村电网仍然存在网架结构仍然薄弱,装备水平相对落后。全省农网10千伏线路联络仅为36.45%,线路负荷转移能力低;10千伏线路绝缘化率仅为27.31%,树线、房线矛盾引起的安全隐患及运维压力突出;供电保障能力不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全省农网10千伏线路主干线截面偏小线路526条,运行时间超限老旧线路368条;设备老旧、超半径供电、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引起频繁停电等问题依然突出;低压故障频发,安全隐患问题突出。甘肃境内农村电网未改造老旧台区居多,低电压台区1240个,重过载台区580个;农村居民接户线裸线、破股、断股线现象严重,人身触电风险较大;企业连年亏损,支撑发展的后劲不足。受地域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影响,甘肃省内售电量规模小、折旧及运维费刚性增长,农村电网建设和电力普遍服务成本居高不下,加之连续降低电价,甘肃电网企业连续几年亏损,“十四五”期间投资能力不足与投资刚性增长的矛盾愈加突出等诸多问题。

  为呼吁国家加强对甘肃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张萍提出建议,要持续加大对西部农村电网投入支持的政策力度;要在“十四五”期间继续加大甘肃省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每年投资额度。逐步缩小甘肃省与中东部省份在农村电网基础设施上的差距,推动甘肃省与中东部省份同步实现乡村振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