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货风波、高瓴清仓,缩水600多亿,唯品会陷危机中

时间:2021-04-08 来源: 新华融媒看财经 责任编辑: 淑静

  唯品会所售Gucci腰带是不是正品,最近成为电商界的焦点。

  据报道,有消费者以2549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了一条古驰Gucci腰带,在收货后发现尺寸不符,遂将其送往得物App进行鉴定以便转售。但8天后,得物App给出鉴定证明,称该古驰腰带为假货。

  4月7日,唯品会对此回应称"近期,我们留意到用户关于GUCCI腰带的反馈,并在第一时间启动了内部调查。目前,我们已核实,该批GUCCI腰带由唯品会在海外直采,采买链路清晰可靠且合法合规,确保正品。该批次货品也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进行抽检,已通过鉴定。"

  唯品会还同时贴出了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东公司的鉴定报告,商品是由跨境电商下进行销售的商品,由唯品会通过国际流通渠道在海外采购。

  而在4月7日同一天,得物App回应称,关注到媒体报道的某平台所售Gucci腰带被得物鉴别为假冒的情况后,对鉴别结果进行了复核。经核查,相关卖家所提供的Gucci腰带在得物鉴别结果为非正品。

  真货还是假货,事件再度陷入罗生门。目前,涉事品牌方古驰尚未作出回应,不过,Gucci在中国的购买渠道中并没有唯品会这家平台,而唯品会则称通过跨境电商采购。

  是不是遇到李鬼,不得而知,真相可能还需要飞一飞。不过,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唯品会的投诉多达1.35万条,仅关于唯品会涉嫌售假的投诉就有几百条。

  唯品会曾遭举报

  都说冤家路窄。得物是近年来新崛起的电商平台,正品潮流电商和潮流生活社区是平台的两大业务,唯品会作为电商特卖平台,业务有竞争之处,这次假货风波背后的原因有些耐人寻味。

  事实上,不仅是这次假货风波,唯品会还曾与另一大电商平台爱库存有过激烈的交锋。

  事情要从2020年9月说起,一家名为"爱库存"的企业向国家四个部门就唯品会强迫商家"二选一"的问题,举报信称,唯品会明令要求商家不得与爱库存合作。

  爱库存称,遭"二选一"后,2020年8月至12月,爱库存受影响商家达到500多家,受影响活动档期超过7000多场,成交金额损失超过20亿元,涉嫌违反电商法。

  正是这封举报信将唯品会送上热搜,这还没完。

  今年1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突然发文公告称,根据举报,依法对唯品会涉嫌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立案调查。

  2月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调查结果:唯品会开发并使用巡检系统,获取同时在本公司和其他公司上架销售的品牌经营者信息,利用供各种技术手段减少品牌经营者的消费注意、流量和交易机会,限制品牌经营者的销售渠道,扰乱了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

  最终,市场监管总局对唯品会作出300万的行政处罚罚单,创下电商平台罚款新高。

  这次300万的罚单,主要是因为唯品会涉嫌不正当竞争。今年2月7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正式印发并实施《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简称《指南》),以预防和制止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促进平台经济规范有序创新健康发展。

  在国家反垄断的背景下,唯品会相当于是撞到了枪口,当时新华社罕见发表评论文章"唯品会'上榜':规则面前,大小平等"。

  唯品会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采用各种科技手段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或与自身压力有关。

  唯品会压力骤增

  唯品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营业务是互联网在线销售折扣商品,名牌折扣、限时抢购是唯品会主要的商业模式。

  2012年3月23日,唯品会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截止今年4月6日收盘,唯品会报收于31.5美元/股,总市值为213亿美元。

  相比于阿里京东,唯品会主打"特卖"路线,凭借价格优势,曾一度成为继阿里、京东之后的第三大电商平台。不过,后来唯品会的成交规模已经远落后于天猫和京东了,现在仅处于第四位。

  这几年,电商巨头竞争日趋白热化, 无论是下沉市场还是折扣市场,电商竞争激烈,以"主打折扣特卖"的唯品会面临着对手越来越多,"限时特卖清库存"的优势也在不断的削弱。

  当初,唯品会靠特卖起家,通过买断品牌库存挖掘尾货市场,凭借"品牌折扣+限时抢购"来吸引用户。现在这块市场竞争者越来越多,为了维持市场地位,唯品会不惜通过违法手段打击对手。

  从收入上看,2020年,唯品会全年实现营收1018.6亿元,同比增长9.53%,2019年则为930亿元。这是唯品会历史上首次营收破千亿,但营收增速却为近十年来最低,也是首次仅实现个位数营收增速的年份。

  2015年—2019年,唯品会分别实现营收402亿元、565.9亿元、729亿元、845.2亿元和929.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3.8%、40.8%、28.8%、15.9%和10%,营收增长速度在下滑,增长乏力。

  另外,唯品会全年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亿元(约合9.05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40亿元,同比增长47.1%。

  目前,唯品会维持销售的增长离不开大量广告的砸入。这两年,唯品会成了热门影视剧的常客,仅2020年,唯品会共植入约10部综艺和19部电视剧。

  根据唯品会披露的财报,2020年,唯品会的市场、销售、管理费用高达80亿。同时,2020年全年唯品会实现毛利润212.9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207亿元同比增长2.9%,但毛利率则同比下降了1.3个百分点,从22.2%降至20.9%。也就是说,唯品会不断升高的成本正在侵蚀利润。

  根据易观分析发布的报告:2020年第4季度,唯品会在网络零售B2C的交易规模占比降至2.6%。尤其是近年来拼多多(社交电商)、小红书(社区电商)、快手小店(直播电商)等快速崛起,在一定程度上都在争抢B2C电商平台的用户。

  为了稳住特卖市场地位,唯品会甚至出现强迫商家"二选一"的行为,但受到监管的顶格处罚。

  除了监管处罚,高瓴资本也清仓了唯品会。据报道,2020年8月,高瓴资本披露的2020年第二季度美股持仓情况显示,其减持了持有的唯品会156.77万股股份,到2020年第三季度,高瓴资本将所持唯品会股份全部卖出。

  今年3月24日,唯品会股价大跌21%,四个交易日唯品会股价重挫37%,缩水幅度达122亿美元(约800亿)。3月31日,唯品会紧急宣布回购5亿美元股票,股价才有所企稳,按最新市值,近期缩水也超过600亿。

  最近,唯品会风波不断,2月刚因不正当竞争调查被罚了300万,3月股价又遭遇黑天鹅,几天缩水超百亿美元,另外收入增速连续下滑、电商的快速崛起都在动摇着唯品会的地位。

  这一次假货风波,让唯品会再次站上风口浪尖,如何收场,新华融媒看财经进一步关注。

  (记者贺向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