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玉门:文明赋能 乡村蝶变

时间:2023-10-26 来源: 央广网 责任编辑: 秦铭明

  近年来,甘肃省玉门市昌马镇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大力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倡导时代新风,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保障。

  墙绘艺术打造乡村建设“新名片”

  “只有乡风文明才能更好地凝聚民心、凝聚共识,才能更好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昌马镇副镇长严锐说。

  昌马镇在环境风貌改造中,打造天境油画长廊,邀请油画家把家风家训、好人好事、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扫黑除恶等内容,巧妙绘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油画,使之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锚定“一村一主题,一路一特点”目标,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天境昌马已成为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

  传承乡土文化 让村庄有历史、有故事

  昌马河是疏勒河上游河段的名称,这里因水草茂盛,相传为唐代名将樊梨花饲养军马之地,故名“昌马”。

  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昌马镇修建了梨花驿站,深入庭院,樊梨花雕像屹立,梨花满园,主题长廊写满诗词歌赋,在这里不仅能体验田园之乐,还能领悟历史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昌马镇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创作一批叫得响的乡村文艺精品,举办国际艺术驻留节、文化旅游艺术节、农民丰收节等形式多样、极具特色的高质量文化惠民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

  天境昌马旅游景区先后获得国家3A级旅游景区、“甘肃特色气候小镇”“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等殊荣。

  文艺创作 培育文明乡风

  昌马素有“传统手工艺品”传承地的美誉,因此该镇鼓励妇女成立了玉门天境昌马手工艺制作有限公司,汇集能工巧手,发展特色手工刺绣,女工在传统手工绣品工艺基础上融入现代时尚设计与美学元素,采用优质丝绸、锦缎、棉布、丝线为原料,精工细作,创作出品种类繁多、样式新颖的纯手工绣品,并逐步向规模化、市场化发展。

  此外,昌马镇充分利用农家书屋、诗词文化长廊、家风家训馆等阵地,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谢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