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千名医师下基层”:“大宁模式”里的惠民良方
本报记者高洁 山西省“千名医师下基层”工作开展半年来,共有47家省、市三级医院向124家县级医疗机构派驻了1214名帮扶人员,助力县级医疗机构综合能力提升。根据不同县域、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不同,在“一县一策”、“一院一策”、“订单式”帮扶、“科对科”组团式帮扶等政策的引领下,省、市级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县域医疗服务供给水平不断提升。
由庞建智带队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驻大宁医疗队在帮扶期间,按照《山西省“千名医师下基层”工作方案(2023-2025年)》要求,聚焦如何“建强一批临床专科、带出一批骨干人才、填补一批技术空白、完善一批管理制度,进一步缩小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差距”,积极尝试帮扶办法,探索帮扶模式,为“千名医师下基层”行动贡献了在地帮扶智慧和经验。
摸排情况开良方
初到大宁县医疗集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援大宁县医疗集团医疗队队长庞建智便带领队员迅速展开了全面的前期调研工作。
通过对当地普外科、手术室、麻醉科、体检科、医务科、检验科、放射科、CT室、核磁室、超声科和各乡镇卫生院等科室和单位的具体运营现状,及科室主要负责人和一线医务人员的详细对接,剖析出了相关科室与泌尿外科之间的联系、既往工作经验及现有工作条件等详实信息。
据悉,截止2023年4月,大宁县现住人口60岁以上男性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10%左右。CUA 2022版《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有关良性前列腺增生章节提到,60岁男性人群中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生率>50%,80岁时高达83%。在此基础上,庞建智和队员们一致认定,大宁县良性前列腺增生人群的绝对数量比较大,开展相对应的基本健康需求保障工作也较为迫切。
什么是良性前列腺增生?作为泌尿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甚至是极具泌尿外科特色的一种疾病,它让很多老年人感到困扰,也让经验欠缺的在地医院难寻抓手。“通过对各科室的全盘调研,我们发现,虽然大宁县各相关科室诊治该病的经验尚不丰富,且从未开展过相关手术和外科操作,但可以对该病进行基本的筛查、检验和检查,能保证疾病的诊断需求;该病相关的常用药物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源充足,能保证疾病的药物治疗需求;检查设备如‘尿道膀胱镜’,手术设备如‘单极电切系统’、‘双极等离子电切系统’均已购置齐全,日常维护及保养良好,能保证疾病的手术治疗需求。”庞建智如是说。
对症下药解难题
当医疗队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成熟的手术技术,遇到大宁县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充分的诊疗环境,良性前列腺增生等医疗难题正在被逐个击破。而由庞建智带队的系统性医疗帮扶工作也在诊断与治疗、围手术期管理、手术及术后随访等全流程管理中,为基层群众提供了省级医院的同质化诊疗服务。
为了达到广而告之的效果,不漏掉任何一个受此病困扰的中老年人,医疗队队员们更是重宣传、开义诊、常教学、勤随访。庞建智回忆,“帮扶前后,我们先通过大宁县医疗集团微信公众号、门诊大厅大屏幕、门诊大厅帮扶专家展板介绍、挂号窗口专家介绍等多种渠道,向大家传递了现阶段大宁县人民医院‘帮扶科室’有‘泌尿外科’,擅长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这样一个信息。”
在后续工作中,医疗队在大宁县各村、各社区、各乡镇卫生院组织了巡回诊疗,并重点开设以“关爱老年男性健康,关注前列腺增生症”为主题的健康大讲堂。并通过开展“师徒式”专家门诊、不定期系列业务学习、手术教学等工作,从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非手术治疗及治疗药物选择要点、围手术期管理、手术及术后随访等方面的知识盲区弥补、理论基础巩固、临床经验补足入手,逐步提升了此病的诊疗水平以及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保障了患者诊疗过程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理论结合实践,医疗队对症下药,在与在地医疗队伍的紧密配合中“让看病不再难,让病情不再难”。经过约15例尿道膀胱镜检查的“手把手”带教,普外科的3名医师均已掌握此项技术;经过约1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一对多”示教,普外科的3名医师均已充分理解手术的关键点和难点。
模式复制惠民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病愈出院时,每位患者都将领取一份塑封的纸质版“前列腺术后知识小贴士”,以指导术后3个月内的自我康复及生活起居。而这恰与此前开设的主题健康大讲堂形成了完整闭环。
从前期的通过发放、填写‘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了解中老年男性排尿相关的主观感受。到开具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单,并在义诊现场随即完成检查,出具报告单。再到通过病史采集、IPSS评分、泌尿系超声检查报告单等综合评判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严重程度,给出个性化诊疗意见,进而辩症择选治疗方案和手段……
至此,一个又一个村落、一个又一个社区中的中老年男性人群,变成了一个个更加具象且清晰的个体。庞建智坦言,“驻点帮扶期间感受颇深的一点是:县域百姓获取医疗信息的渠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身边人的口口相传。有一些前列腺术后的患者排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他们会主动、热情地向身边人推荐省城来的泌尿外科专家,鼓励受到泌尿外科系统病痛困扰的‘熟人’到县医院就诊;也有一些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或家属会在住院期间,向同科室住院患其他疾病的患者或家属推荐省城来的泌尿外科专家,建议他们积极向身边人宣传,趁泌尿外科专家在,抓住机会,主动就医。”
可以说,有了医疗队的加入,“大宁模式”变得稳固而高效,更是因为有了患者的主动就医和广而告之,让疾病困扰变得“不堪一击”。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驻大宁医疗队借由单科室对口帮扶的“大宁模式”,切实提升了大宁县医疗集团对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加强了普外科医护团队的人才队伍建设,大幅改善了大宁县患者的就医体验。
据了解,在手术及外科操作方面,庞建智和医疗队成员们还同期开展了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尿道口成形+包皮环切术1例,经膀胱镜输尿管支架取出术1例,尿道膀胱镜检查+膀胱肿物活检术2例等等。在门诊方面,除良性前列腺增生以外的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就诊量也明显增多,病种包括肾肿瘤、肾盂肿瘤、膀胱肿瘤、肾积水、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感染、尿道狭窄、膀胱过度活动症、压力性尿失禁、隐睾、精索静脉曲张、精囊炎、射精管梗阻、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附睾炎、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等等。
“我们期望,‘大宁模式’可以为山西省‘千名医师下基层’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帮扶形式以及惠民手段的多样化提供参考。”庞建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