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白高铁联调,东北振兴新引擎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高速铁路建设项目——沈阳至长白山高速铁路6月1日正式启动联调联试,这标志着沈白高铁进入开通运营的倒计时。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关键落子,沈白高铁全长43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不仅将沈阳至长白山的通行时间压缩至1.5小时,更以科技创新为笔、区域协同为墨,在东北大地上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高寒高铁的创新范本。在沈白高铁建设中,工程团队攻克了多项世界级难题。针对东北严寒气候,全线采用60N廓形钢轨与智慧管理系统,将轨道平顺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确保列车在零下30℃环境下仍能平稳运行。为保护中国特有极危物种中华秋沙鸭,在江源浑江特大桥等区段建设3009米全封闭声屏障,通过TPO防水材料破解高寒结冰难题,打造“隔音隧道”守护生态家园。
激活东北发展动能。沈白高铁的贯通将重塑东北经济地理格局。辽宁将借此实现“市市通高铁”,沈阳“准米字形”高铁网补齐东向短板,枢纽地位进一步强化。沿线的抚顺、通化、白山等资源型城市,将依托高铁实现“交通引流”——通化的医药产业可借助沈阳科研资源升级,白山的冰雪装备制造能对接京津冀市场,形成“中心城市研发+沿线城市生产”的产业协作模式。
铺就幸福生活之路。高铁带来的不仅是速度提升,更是民生福祉的增进。沈阳至长白山1.5小时的时空压缩,让两地居民实现“双城生活”——沈阳的优质医疗资源可通过高铁快速辐射长白山周边,通化的学生可便捷赴沈阳参加研学活动。据测算,高铁开通后吉林省东部地区居民就医时间平均缩短60%,人才流动率预计提升25%。列车开行后,抚顺、新宾等地的山货特产可通过高铁冷链物流24小时直达京津冀,预计每年为农户增收超2亿元。
铁龙穿林海,振兴正当时。这条钢铁动脉不仅串联起沈阳的工业底蕴与长白山的生态魅力,更将辽吉两省的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拧成一股绳,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当首趟高铁载着旅客穿越林海雪原时,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交通的飞跃,更是一个区域在新时代实现弯道超车的希望与可能。(作者朱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