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费支持政策平稳有序落实 财政政策精准发力稳经济

时间:2022-09-07 来源: 财会信报 责任编辑: 李荣

  本报记者秦铭明 今年以来,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实落细,惠及市场主体;专项债等政策靠前发力,更好发挥稳投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民生等支出保障有力……积极财政政策精准发力,发挥稳经济保民生重要作用。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多项举措,对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专项债发行使用等工作进行部署,着力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专家指出,相关举措将有效帮助实体经济应对外部环境冲击,向市场主体传递积极信号,促进中国经济有效需求扩张。

  税费支持政策平稳有序落实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今年合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已超3万亿元,已有20005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超过去年全年退税规模的3倍;新增减税降费5074亿元,其中新增减税4097亿元,新增降费977亿元;累计办理缓税缓费5533亿元。

  为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中国将出台更多税费支持政策。8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对养老托育服务业增值税留抵税额一次性退存量、按月退增量;各地今年内顶格减免地方“六税两费”;将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再延期实施至2023年底,预计新增免税1000亿元;保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支持政策稳定,继续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平稳有序落实,对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扩大有效投资、拉动最终消费、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财政部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严防严控骗税风险,全面释放政策红利,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充分释放专项债政策效能

  在拉动有效投资方面,地方专项债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今年以来,各地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前7月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47万亿元,发行使用进度明显加快,比去年提前半年时间。

  地方专项债限额空间也将依法盘活。8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19项稳经济接续政策,其中包括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于10月底前发行完毕。

  截至目前,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已基本发行完毕。如何提高专项债资金使用效能、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于长革认为,为充分释放专项债政策效能,应在项目优化上多下功夫,围绕重大战略和当地实际,加强项目整体谋划,优化投向和效率,排查、打通项目推进的堵点,按质量要求加快项目进度,在第三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拉动有效投资。

  强化民生兜底更高效

  今年以来,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增长,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财政部数据显示,1至7月累计,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757亿元,增长5.5%;教育支出21837亿元,增长4.7%;卫生健康支出12668亿元,增长8.6%;农林水支出11985亿元,增长8.7%;交通运输支出7000亿元,增长13.1%;科学技术支出4973亿元,增长20.5%。

  下一步,包括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全面落实低保扩围等系列强化民生兜底的举措还将推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