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混合”托起幸福夕阳红!东阳市财政大力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近年来,东阳市财政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支持引进民间资本兴办养老机构,探索公民混合、民办公助等管理模式,助推养老服务业驶入“快车道”。
发挥政策效应,引导资金投入
出台居家养老、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等发展规划,明确医养结合、土地供应、税费优惠等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养老服务业。设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对自建用房的民办养老机构,在省补基础上再给予每张床位1500元补助;每年安排200万元用于镇乡街道敬老院设施改造;给予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平均每家10万元建设补助,并每年给予6万元运营补助;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奖励基础设施良好、管理制度健全、运行规范、老人满意率高的民办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三年来,共安排财政资金逾亿元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累计引导各类民间主体投入养老服务业达5.99亿元。
依照规划引领,推动升级改造
制定“9643”养老服务业总体规划,即96%的老年人居家接受服务,4%的老年人在各类养老机构接受服务,不少于3%的老年人享有养老服务补贴。投资3000多万元,完成东阳市社会福利院改造。每年分期分批对敬老院实施改造,大力推动9家公办乡镇敬老院全部完成转型升级,除了承担特困供养任务外,全部向社会开放。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整治工作,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内部管理、安全管理、房屋设施、服务人员等工作开展部署落实,逐项整改提升。
坚持双管齐下,建设多元格局
从转变投资主体入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加大资金补助、引导产业升级等举措,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形成企业、村集体、个人等多元投资渠道。目前全市民间资本投入数百万元至千万元创办小型养老机构4家,投资1亿元的省重大产业项目东阳红枫林养生中心已投入运营。同时积极探索公民混合、民办公助管理模式,坚持政府和社会双管齐下,建立以市场化运作为基调,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核心,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多元养老机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