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需家校共管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通知一经发布,便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
近年来,电脑、手机网络游戏发展如火如荼,缤纷的网游世界让不少未成年人开始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针对这一社会现象,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严格限制了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9月7日上午,记者就通知相关内容采访到了学校部分师生和学生家长。
学生家长沈女士说:“之前小孩就是用他奶奶的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实名认证后,游戏账号就自动被认定为成年人账号了。虽然现在也有些游戏出了人脸识别系统,但是很多老人家还不懂,孩子会拿手机对着爷爷奶奶进行识别。所以我觉得还要进一步扩大《防沉迷通知》的宣传力度。”
市六中学生阮文俊说:“我认为限制游戏对未成年开放时间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现在手机游戏规则简单,方便携带,随时随地打开就玩。有时候在路边,在餐厅,在睡觉的都有人玩,给家长和老师管理带来了很大不便。作为一名未成年的中学生,深知如果过度沉迷网络游戏,会对身心健康、学业、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
市六中老师刘晖说:“我觉得通知的发布,从源头上控制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但可能还存在未成年人用家长、哥哥姐姐等已经成年的亲戚朋友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或者租借游戏账号等问题存在。所以,家长们也应该保管好个人游戏账号和身份信息,防止未成年人偷用账号和身份信息登录网络游戏。防沉迷既要严防死守,也要疏堵结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为未成年人创造更多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这需要社会各界齐抓共管、护苗育苗。”
为此,《通知》提出,要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共管共治,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