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购药维权难 消协调解终退款
时间:2022-04-03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协会
责任编辑: 李荣
【案情简介】
消费者高大爷苦受心脏病折磨多年,在收听某频道广播宣传一种药物可以治疗心脏疾病后,他于2月23日花费7000元购买了十盒该药,并获赠两盒。2月26日收到药品,高大爷发现该药功效为益肾养血,在工作人员极力劝说下,他抱着试试的心态打开一盒服用,为了安全起见,高大爷还到医院进行咨询,得知该药物并不治疗心脏方面疾病后,高大爷认为自己上当受骗,于是再次拨打商家电话要求退货,结果被商家告知需扣2000元,高大爷认为不合理,便于2021年3月23日到包头消协寻求帮助。
【处理过程及结果】
受理高大爷的投诉后,包头消协查看了药品,发现其功能主治与心脏病并无关系,通过拨打药品盒子上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的电话沟通了解,最终与北京销售公司取得联系,经过协商,最终于3月30日为高大爷退款6000元。
【案例评析】
经销商通过广播电视等渠道进行宣传、消费者通过电话订购药物这种销售模式,和传统的消费者在医院和药房购药有很大不同,消费者获得药物信息的途径只能通过商家的广告宣传,缺少对药品详细信息的直观感受,因此,消费者的知情权无法得到充分保障。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消费群体一般是老年人,老人因辨识能力不够及医病心切等原因,容易遭受损失。因此提醒老年消费者,不要轻易相信广播中的药品广告,更不要被所谓的冠以头衔的知名大夫、教授滔滔不绝的宣传迷惑,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就医,按照医嘱购买药品。
案例提供:包头市消费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