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服务先锋队 弘扬正气显担当
本报记者贺向军、李娜 12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协会收到一幅“特殊”牌匾,正中央书写着“正气”两字,这是内蒙古自治区物业管理协会代表广大业主向自治区消协赠送的。对其在疫情期间主动积极协调各方将65吨平价菜送到小区居民手中的暖心公益行动表达真诚的感谢,称赞消协干部队伍“勇于担当,心系群众,平抑物价,抗疫保供”的实干行为。
这件事还要从9月底说起,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复杂严峻形势的影响,呼和浩特市的所有小区居民实行封控管理。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协会在疫情突发第一时间,当机立断,组织工作人员在单位闭环连续奋战两月余,7*24小时人工接听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畅通群众诉求通道,并及时向基层执法部门提供相关线索,为有效打击假冒伪劣、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加强疫情期间市场监管、维护市场消费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经自治区消协通过全国12315平台数据统计,自10月1日至11月7日,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接到涉及呼和浩特市辖区范围内关于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行为的投诉举报121件、食品安全问题的投诉举报388件、哄抬物价的投诉举报1354件。从数据统计了解,封控后的月余以来菜价上涨、买不到平价菜成为了呼市市民普遍反应的诉求。当时正值疫情未解封又逢立冬时节,冬储菜的采购和销售成了摆在老百姓面前的一大难题。自治区消费者协会积极发挥社会公益职能,第一时间发动党员干部搜集市郊区蔬菜滞销的菜农信息,获得平价菜源,并积极联络自治区商务厅和疫情防控相关部门,以最短的时间打通市郊菜农的销售渠道。为保障平价蔬菜的“实惠价格”和减少环环配送的压力,自治区消协与自治区物业管理协会联合开展公益行动,搭建了平价蔬菜供应渠道,帮助广大消费者和小区居民建立平价菜购买渠道,“不加价、无跑腿费、无服务费”做好保供“最后100米”,让菜农直接面对居民,让平价菜从田间地头“直达”居民餐桌,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焦点问题。
公益活动开展短短数日,以自治区消费者协会牵头开展的平价蔬菜进小区公益行动,为数千户居民配送了65吨平价蔬菜,覆盖了正泰家园、林业、水岸十里、巨华华茂名居等多家小区。抗击疫情,民生为基。自治区消费者协会在特殊时期开展助力民生保障的公益活动,不仅让广大消费者享受到平价蔬菜,又解决了部分菜农上冻前的抢收之急。广大消费者在享受到平价菜带来的便利后,纷纷点赞此举以“雪中送炭”的做法解居民燃眉之急,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种家的感觉,温暖!”“为自治区消协点赞,有担当!”“真正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自治区消协推荐平价菜微信群中,这样的赞扬声此起彼伏。自治区消费者协会的这一举措既保障了居民“菜篮子”供应,又破解了农副产品销售难题,让消费者充分感受到党的关爱和温暖,用高度的责任与担当,守护了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当日,自治区消费者协会秘书长代表协会郑重地接受了书写着“正气”题词的牌匾,并表示在特殊时期开展保障民生的公益活动、维护社会稳定是消协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枝一叶总关情,日后,自治区消费者协会将继续努力解决消费者“急、难、愁、盼”的问题,全力以赴保障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的生活质量,充分发挥消费维权、为民服务的“顶梁柱”作用,做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坚实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