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求多年重庆银行拿到回A批文,发审委关注其不良贷款问题
继郑州银行、青岛银行之后,又一家城商行将实现A+H股上市。
12月18日晚,证监会下发了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银行)A股IPO批文。随后重庆银行在港股发布补充公告表示,该行A股获批发行股数不超过约3.47亿股,批文有效期为12个月。这样,西部首家A+H股城市商业银行即将诞生,也将是全国第3家A+H上市的城商行。业内人士表示,预计重庆银行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在明年1月份左右。
作为四个直辖市之一的重庆,当地银行机构除1家农商行、2家城商行以及1家民营银行之外,其余均为村镇银行。以截至上年末的资产规模看,重庆银行总资产5012.32亿元在当地银行机构中排行第二位。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重庆银行的总资产增至5469.14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为32.8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3亿元。而证监会发审委记录显示,不良贷款领域相关问题也是重庆银行上会审核时发审委重点关注的对象。
重庆银行回A又进一步
12月19日,重庆银行官网公告称,该行A股IPO获得中国证监会发行核准批文,A股发行工作即将开启,IPO项目主承销商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此次发行,中国证监会拟将该行A股IPO作为核准制下H回A银行上市。"我行将继续肩负使命、戮力同心,努力确保发行成功,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A+H资本市场平台。"
资料显示,重庆银行是西部和长江上游地区成立最早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于1996年,由37家城市信用社等企事业单位改制而来,原名重庆市商业银行。2007年重庆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香港大新银行,并正式更名重庆银行。
在完成引战、更名的同一年,重庆银行就递交了A股上市申请,却因IPO政策变化遭遇败北,不得不先转战H股。2013年11月6日,该行成功登陆港股市场,成为第二家登陆H股的本地法人银行,不过上市首日即遭遇破发,此后多数时间股价均在6港元发行价下方徘徊,并不是很受香港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待见。
2016年,重庆银行再次冲刺A股。2016年10月,重庆银监局批复同意该行A股上市申请。2018年6月4日,该行向证监会报送了A股IPO招股书申报稿,申请在上交所上市,发行不超过7.81亿A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充实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2019年5月21日,证监会网站公布了重庆银行更新后的IPO招股书(申报稿,2019年3月28日报送)。今年8月27日,重庆银行顺利通过发审会,成为今年继厦门银行之后第二家A股上市过会的银行。
如今重庆银行A股IPO获得中国证监会发行核准批文,这意味着该行距离正式回归A股更进一步。业内人士表示,预计重庆银行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在明年1月份左右。
H股城商行为何总打算回A股?行业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对于资本较为稀缺的中小银行,上市无疑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有效途径。相比H股,A股的估值相对较高,但是排队难。因此一些机构会选择先去上市便捷的H股,后期再回A。"A股上市有利于提升公司形象,扩充公司融资渠道,增加流动资本及市场知名度,进一步加强公司对大型机构投资者及中小投资者的吸引力。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问题是监管层的关注重点,商业银行A股IPO进程有所提速,这对于回A是一个机遇。"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厦门银行、上海农商行、齐鲁银行也相继过会,其中厦门银行已成功完成A股上市,A股银行规模在继续扩大。
或许受到A股上市因素推动,今年以来重庆银行H股股价呈现上涨趋势。截至12月21日收盘,重庆银行报4.75港元/股,上涨2.59%,市净率0.33倍,总市值148.5亿港元,在40家H股上市银行中排名第30位。
证监会重点关注不良贷款问题
记者注意到,证监会在通过重庆银行的过会申请时,也指出重庆银行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涉及不良贷款领域。
在审核结果公告中,证监会要求重庆银行说明说明2019年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大幅度上升的原因,逾期90天以内的部分贷款未划分为不良贷款的原因及合理性,相应的减值准备计提是否谨慎、合理;结合重庆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率、诉讼案件涉案金额较高的情况,说明区域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并有效执行。据申请材料,报告期内,重庆银行进行了多次不良贷款转让,证监会要求重庆银行说明不良贷款处置的必要性、合理性,相关交易的公允性,是否存在调节业绩或者规避各项监管指标要求的情形。
记者梳理重庆银行近年财报发现,2017年至2019年,重庆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24.00亿元、28.81亿元、31.31亿元,呈上升趋势。同期,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5%、1.36%、1.27%。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重庆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32.8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3%,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326.14%,较上年末上升46.31个百分点。
三季报称,由于贷款规模增加以及为有效应对疫情影响下资产质量下行的风险,重庆银行加大了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力度。2019年1月至9月,该行减值损失为29.5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0.63亿元增长43.05%。资料显示,2019年重庆银行资产减值损失为36.14亿元,相比2018年的34.37亿元增长5.1%。今年重庆银行的资产减值损失攀升明显。
重庆银行在招股书中称,本次公开发行所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其核心一级资本。三季报显示,重庆银行于2020年9月末的资本充足率为12.90%,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8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仅8.65%。
根据银保监会官网近期公布的2020年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资本充足率方面,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44%,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67%,资本充足率为14.41%。重庆银行的上述三项指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对于重庆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原因,联合资信在今年7月27日发布的信用等级报告中指出,重庆银行业务的较快发展对其核心一级资本消耗不断加大,一级资本面临一定补充压力,对经营发展及信用水平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三季报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重庆银行的总资产为5469.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56.82亿元,增幅9.1%。客户存款为人民币3112.3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01.84亿元,增幅10.7%。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为2682.7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9.25 亿元,增幅8.5%。
零售战略是重庆银行长期的业务发展重点,重庆中小企业是其目标服务对象。此外,记者了解到,目前重庆银行正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今年4月底,重庆银行、重庆市江北区与成都银行达成战略合作,这也是成渝两地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银政之间首次签署的金融合作协议。据重庆日报消息,今年以来,重庆银行在成都、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及渝西片区超过70%的机构实现信贷增长,在成渝地区新增贷款投放逾900亿元。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重庆银行为补充资本金也做出了港股IPO、定增、发行永续债等多方面努力,但一直收效甚微。可以看到,2015年重庆银行完成H股定向增发后,2016至2019年,重庆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82%、8.62%、8.47%、8.51%,总体呈现下滑趋势。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为国内外经济形势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银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将加剧,城农商行等中小银行更加迫切地需要补充资本,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和信贷投放能力。
12月18日,重庆银行公布,公司最多可发行约3.47亿股新A股,从核准日起一年内有效。记者注意到,这一发行规模相比招股书申报稿中的7.81亿A股减少了一半多。但无论如何,从2007年就开始寻求在A股上市的重庆银行终于即将如愿以偿。后续上市情况如何记者将继续关注。(记者 贺向军 实习记者 丰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