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夫妻携手传承发展漆器制作技艺 让传统漆艺融入现代生活

时间:2024-12-18 来源: 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 秦铭明

  12月9日,记者走进位于西安市南郊的秦漆阁漆艺工作室,只见精致美观、流光溢彩的漆艺作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大到造型奇崛的石头,小到光滑溜圆的串珠,无不散发着优雅气息与独特韵味。尤其是一些借助树叶、莲蓬,以及各种果壳等天然材质制作而成的脱胎漆器,造型浑然天成,观之赏心悦目。

  传承,让漆艺焕发新生

  肖云峰是甘肃天水人,家族世代传承漆器制作技艺,从小就对漆艺耳濡目染。后来,他来到陕西师范大学学习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他决定留在西安发展,并于2003年创立了“秦漆阁”品牌。在这期间,他结识了在西安求学的谢晓娜,两人因相同的志趣走到了一起,这个艺术造诣颇深的女孩也成为他事业上的得力助手。

  肖云峰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师从中国漆艺大师黄时中先生,结合近代艺术表现形式进行艺术创作。他创作的作品中,既有各种摆件、漆画、落霞式古琴等艺术品,也有餐具、茶具等日用品。

  “不少人对大漆有一种误解,把大漆等同于化工漆。其实,流传至今的大漆是一种割取自漆树的纯天然、无污染的液体涂料,具有抑菌、防腐等功效。”肖云峰说,“根据大漆的这种特性,我制作了一些茶具、餐具,使用后清洗干净就行,不需要再专门消毒。”

  肖云峰介绍,制作漆器是一件极耗时间的事情。制胎、裱布、刮灰、髹漆、抛光……共需要15道工序。其中,髹漆,也就是将漆涂在器物上,最为烦琐,至少需要重复七八次。每涂一遍漆,就需要把漆器放置在温度20多度、湿度80%左右的房间里晾干。经过1周时间,大漆才会充分渗透到物体内部,干透后会牢牢附着在物体表面。此时的漆器就成了一件身披“铠甲”的精美艺术品。

  因为需要严格的工序和自然的晾干过程,完成一件漆艺作品通常需要3个月以上,一些复杂作品的制作周期更是长达2年至3年。“漆器若没有充分晾干,极易造成漆层塌陷,表面会变得凹凸不平。严重的,会导致前功尽弃。也因此,制作漆器让我有了意外的收获,磨炼了我急躁的性子,做事变得张弛有度。”肖云峰笑着说。

  创新,让漆艺与时俱进

  为了改变大漆单一的色彩,肖云峰将朱砂、绿松石等磨成细粉、筛去杂质调入其中,让漆艺作品更加美观、更具表现力。

  凭借幼年时积累起的绘画功底,肖云峰尝试着将漆艺与绘画技艺相结合,以敦煌壁画、昭陵六骏、马球图、麦积山石窟壁画等为素材,创作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漆画作品。

  大漆黏稠的特性决定了以其作绘画颜料没有其他颜料那么好控笔。经过反复试验,肖云峰已能够较为自如地以漆为料,绘制出相对复杂的作品。其中,敦煌系列漆画作品便是他多次游历莫高窟后,成竹在胸的快意表达。在他的这组漆画作品中,人物的眉眼、发丝等细微之处,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肖云峰还将绘画技艺运用到漆盘、漆盏上。“这些作品制作起来更烦琐。为了避免相互晕染,我每涂抹完一种颜色,都要等它干透,才能涂抹其他色彩。”肖云峰说。在他的笔下,每一件漆画作品都与众不同,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传统非遗只有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才能焕发时代生机。为此,肖云峰和谢晓娜尝试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在夫妻俩的精巧构思和匠心制作下,文创茶盏、漆艺煮茶机、漆彩吊坠等作品不仅在省内外获得多项大奖,还在高端礼品市场占据了一定份额。

  普及,让漆艺后继有人

  近年来,肖云峰漆艺作品多次入选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并屡次在“深圳·金凤凰”工艺品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他独立创作作品版权登记达30项,“秦漆阁漆艺”因此被评为2024“陕西年度版权十大新锐IP”。

  因深厚的艺术功底,肖云峰被评为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陕西省技术能手、西安市碑林区漆器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2021年,秦漆阁漆艺工作室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认定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2021年,肖云峰的漆艺被引进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课堂,他还在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漆艺讲座。

  作为肖云峰的亲传弟子,谢晓娜也挑起了传承非遗技艺的重担。2023年,她在西安高新区第三十一小学开设漆器社团课,教学生用大漆绘制包括秦腔脸谱在内的各种图案。“为了增加图案的层次感,我会在大漆中加入蛋壳粉等材质,孩子的学习兴致特别浓。”谢晓娜说。

  在校园普及非遗技艺之余,肖云峰和谢晓娜还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一对一培训学员200余名。“我在学习漆艺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少专家的无私帮助,我也会将所学倾囊相授,为大漆技艺觅得更多‘知音’。”

  “欲速则不达。大漆的特性决定了我们无法加速它的制作过程,唯有静待花开。我希望学习大漆技艺的人也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静下心来钻研技艺,将这项非遗技艺传承好、利用好。”肖云峰表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