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齐长城的“千里防线”
每天早上五六点,梁耐德就出门,沿着齐长城两侧巡查一遍。陡峭山路上,他步履稳健,仔细检查着齐长城周边的情况。“不管风霜雨雪、酷暑严冬,巡护齐长城的路我都会坚持走下去。”
梁耐德是山东潍坊诸城市皇华镇的齐长城保护员。“齐长城建在地势险要的山脊上,周边山势巍峨,路不好走,走一遍至少得一个小时。”梁耐德说,保护员的工作内容重复枯燥,有时候方圆几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但他乐此不疲。
在“守望”齐长城的这些年间,梁耐德也成了齐长城的“活地图”。巡查之余,他研究齐长城特色建造工艺,收集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协助创作了《它从春秋战国来》一书,推动齐长城融入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
和梁耐德相似的保护员,在当地还有不少。为了守护好齐长城,皇华镇专门组建了一支有11名保护员的齐长城保护队伍。保护员队伍中,既有沿线的村民,也有一些基层文物工作者,他们对齐长城沿线开展巡查,及时汇总相关线索向文旅部门上报。
“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管子》中所述之“长城”,即山东境内泰沂山脉的齐长城,它比秦长城的修筑历史还要早,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迄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是我国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山东出台《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从人防、技防等多方面入手,构建起齐长城保护的“千里防线”。
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域城镇的齐长城保护员孙启彬,最近有了新工具。他在巡查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可通过手机上的巡护软件实时上报。“将图片发送到平台,平台第一时间就能接收到,并且及时处置。”孙启彬说。
孙启彬使用的软件,是2022年淄博文物保护部门开发的齐长城智慧巡护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相关部门可实现对淄博全市39段110.84公里齐长城的数字化管理。
据淄博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院安全管理与科技部主任范仲峰介绍,此系统具备轨迹自动记录、信息实时查询、数据自动统计等功能,改变了传统人工统计的方式,也给保护员减轻了工作量。
2021年12月,山东省财政投资1200余万元,建设省级监管平台和齐长城沿线济南、淄博、泰安、潍坊、临沂、日照6个市级监管平台,在16县(市、区)设置齐长城安全监控设备,在全省实施卫星遥感监测,逐步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监控监管体系,可对齐长城沿线重点保护区域进行远程、集中、实时监控和高效巡查监管。
除了智慧巡护,山东还在齐长城保护的要素保障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在齐长城终点青岛西海岸新区,齐长城段落沿线村民退出了部分土地,齐长城周边有了更多开展生态恢复的空间。齐长城青岛西海岸新区苗家南山段保护员苗增旺说:“长城本体上的深根系植被基本被清除,我们用自然生长的植被进行水土保持,维护齐长城及周边的生态环境。”(记者张武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