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涿州:体育盛会邂逅非遗魅力勾勒文化新图景

时间:2025-05-18 来源: 财会信报 责任编辑: 秦铭明

  本报记者杨世平 通讯员高长安、范亚菊 5月18日,河北省涿州市第九届全民运动会在体育中心盛大启幕。比赛期间,38个非遗项目集体登场,以丰富多彩的非遗市集与展演活动,为赛事增添了别具一格的文化魅力,勾勒出多元文化新图景。

  舞台之上,横岐调、诗赋弦等传统戏剧婉转悠扬,唱腔如潺潺流水,将历史故事娓娓道来;杨氏太极拳、望海庄少林会、刘凤春八卦掌等传统武术刚柔并济,招式行云流水,尽显中华武学的精妙与力量;热闹欢快的民间花会,以灵动的表演营造出浓厚的民俗氛围。各非遗表演团队各展绝活,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赢得现场掌声雷动、喝彩不断,让人们近距离感受涿州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韵味。

  近年来,涿州市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陆续出台一系列非遗保护政策,从资金扶持到人才培养,为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在非遗传承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在校园内,设立非遗传承基地、打造大师工作室,开展非遗社团课,并精心开发校本课程,以多元形式引导青少年了解家乡文化,感受传统艺术之美,让非遗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涿州市文化馆馆长范亚菊介绍,目前涿州市已构建起完善的非遗名录体系。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达100项,其中河北省级3项、保定市级29项、涿州市级68项;拥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保定市级47人,涿州市级52人。

  据悉,众多非遗项目不仅成为展示涿州文化的亮丽名片,更在乡村文化振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涿州鸟笼制作技艺、赵家笙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已发展为地方特色品牌传统工艺,拓宽了农民的致富道路;林家屯镇二屯村凭借花丝镶嵌品制作技艺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为乡村振兴绘就“鎏金画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