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老板”成长记
在云浮市云安区镇安镇的广东众兴生态有限公司面点制作车间,工人们正聚精会神地在繁忙的生产线上操作机器,将精美的面点细心打包入盒。该公司副总经理曾嘉宁身着整洁的工衣和工帽,站在生产线旁认真检查着每一个细节。
这家工厂的特色牛肉包,其原材料源自距离镇安镇60公里外的六都镇众兴肉牛养殖场。而养殖场的副产品牛粪,则被巧妙地用于蚯蚓养殖。不远处,众兴葡萄园采用“蚯蚓+葡萄”种养循环模式,地上养蚯蚓,棚上结葡萄。每年8月至10月,葡萄园大棚上都会挂满颗粒饱满的阳光玫瑰葡萄。
1992年出生的曾嘉宁,作为众兴肉牛养殖场的合伙人,被大家称为“牛老板”。在大城市打拼数年后,他毅然选择返乡创业,成功转型为一名引领千万企业、助力数百户农户致富增收的“新农人”。
一句玩笑话开启返乡创业路
2016年春节,曾嘉宁回到了家乡云浮市云安区。在与伙伴们的新年聚会上,他发现由于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农村田地大面积撂荒,大家半开玩笑地提议:“农村挺好的,干脆回家养猪算了。”不承想,这句玩笑话却触动了曾嘉宁的心弦。彼时的他,已经在广州工作了三年,经历了大城市的喧嚣和快节奏生活,内心愈发怀念家乡的宁静和纯真。
“当时大家提到回家乡创业,我就开始琢磨这个事。也许我早就想回到家乡发展了吧,能干出一番事业,还能兼顾家庭。”曾嘉宁回忆起当时的决定,眼中闪烁着坚定。
云安区是云浮传统农业区,草山、草坡多,水热条件优越,牧草、青饲料、秸秆等资源丰富,发展草食动物规模养殖优势显著,当时生态型、节粮型牛羊现代草畜产业已初具规模。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云浮市、云安区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利好政策不断,趁着这股政策利好,曾嘉宁与两位发小一拍即合,决定在家乡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成为云安区肉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缺乏经验,他们几乎走遍全国,边学习边摸索:“广西、山东、山西、云南……哪里养牛,我们就去哪里看,去学习别人的做法。”曾嘉宁回忆。
在进行一番考察后,养殖场迎来了首批养殖的30头肉牛,但几个月后,曾嘉宁与同伴却发现肉牛越长越瘦。“当时我们也很纳闷,明明跟别的养殖场喂一样的饲料,怎么就是不长肉呢?”曾嘉宁一度十分苦恼。
随后,他请来了当地兽医对肉牛进行检查,又与省农科院签订合作,改良饲喂方式。他这才知道因为水土不一样,养牛的方式也存在差异,不能照搬别的地方的做法。
一年后,第一批肉牛成功上市,但仍然给了曾嘉宁当头一棒。“第一批牛基本都亏本了,自己前期投入太大,而且当时牛肉市场价格较低。”曾嘉宁说。但这并未让他和伙伴们“打退堂鼓”,而是激励他们进一步思考如何降本增效。
他们认为可以从饲料入手。曾嘉宁与同伴又进行了新一轮的全国各地考察,他发现有些地方正流行一种酒糟养牛技术——将酒糟作为牛的饲料。这种饲料不仅口感好、易于被牛消化,而且酒糟本身就是酿酒过程中的副产品,既符合环保理念,又能有效降低饲料成本。更巧的是,附近的白石镇米酒厂正好能提供丰富的白酒糟资源。经过一番改良后,养牛的成本终于得到了有效降低。
种养循环变“粪”为宝
降本从饲料着手,而在增效方面,曾嘉宁与同伴则从牛粪入手。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处理牛粪成了曾嘉宁面临的新挑战。传统的处理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还浪费了资源。看着牛粪堆积越来越多,曾嘉宁开始带领团队四处寻找牛粪环保利用的好模式。
在一次考察中,他们发现广西有一家牛场用牛粪作蚯蚓养殖原料,效果非常好。曾嘉宁眼前一亮,立即引进这一模式在基地尝试。“当时云浮没有这样的养殖模式,我自己也想试试看。”曾嘉宁说。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他们成功探索形成“牛—蚯蚓—有机肥—有机蔬果—百兽牧草”的种养循环生态农业产业链。“牛粪可以养蚯蚓,蚯蚓和蚯蚓有机肥可以卖给花卉基地等。我们还可以拿蚯蚓肥种有机蔬菜、牧草等。”曾嘉宁介绍。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牛粪处理的问题,还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曾嘉宁还引入了“蚯蚓+葡萄”立体种养模式。他们在种植大棚内养蚯蚓,利用蚯蚓为葡萄树松土、产出有机肥。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还带动了蚯蚓产业的发展。
走进云安区肉牛产业园六都镇下四村的众兴葡萄园,一座座标准化种植大棚整齐划一地排列着。郁郁葱葱的葡萄架上枝繁叶茂,一串串晶莹剔透、浑圆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葡萄、装箱,一幅美丽甜蜜的丰收图呈现眼前。
“我们种植的品种是阳光玫瑰葡萄,去年葡萄迎来了第一年丰收,很成功。因为采用有机种植,所以种出来的葡萄品质非常好,口感清甜爽口。”曾嘉宁自豪地说。
在生态循环经济模式不断深入发展下,众兴肉牛基地实现了约3000万元的年产值。同时,基地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组建农民合作社,紧密联结基地与农户;公司向农户提供牛犊进行养殖,并承诺回收,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与此同时,该模式还积极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借助现代化、制度化、标准化的新型农业体系,为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广东省“头雁工程”、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曾嘉宁不仅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成功对接了多项助农项目,累计带动农户1000多人,带动和帮扶一大批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让“云浮味”端上大湾区餐桌
“养殖场的牛肉只是简单地卖到市场上吗?”曾嘉宁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牛肉市场面临价格持续走低、产业发展承压的形势。在此背景下,众兴肉牛养殖场不得不缩减养殖规模,从昔日的900多头牛大幅减少到现在的仅100多头牛。
为了解决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云安区坚决贯彻“产业优先”的发展战略,积极对接肉牛与生猪两大省级产业园项目。
面对这一契机,曾嘉宁迅速响应,创新性地提出将牛肉融入传统食品中,如牛肉包的制作。2023年,众兴公司在云安区镇安镇以产业园为依托,成功建设了第一期速冻米面食品厂。自今年投产以来,该厂凭借6条全自动生产线,实现了年产值高达5000万元的佳绩。
曾嘉宁介绍:“我们公司致力打造成中高端面点生产企业,我们的‘包冠军’面点不仅入驻云浮各大商超,还在省内沃尔玛、大润发等超市上架,供港、供澳的合作计划也在进行中。”
在生产线上,除了主打且独具特色的牛肉包外,还生产有小笼包、水饺等多种美食产品,而这些产品所使用的猪肉均源自云安本地的生猪产业园。近期,该食品厂首批牛腩、牛杂预制菜也已顺利上市,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产品线,更标志着牛肉深加工产业链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
食品加工产业链逐渐成熟,曾嘉宁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反哺”肉牛养殖,“包点价格与牛肉价格相比相对稳定,产品也更多样,也能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随着食品加工逐渐规模化,会进一步产生需求,从而促进肉牛养殖扩大生产。”
对于当前食品加工厂的产品线拓展,曾嘉宁满怀憧憬:“目前实验室正在紧锣密鼓地利用本地肉桂、腐竹、麻竹笋和火龙果等特色农产品研制具有云浮特色的糕点。计划二期于2025年实现投产,届时将把众多独具云浮特色的产品销往大湾区,让更多绿色化、生态化、健康化、带有‘云浮味’的产品走上大湾区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