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煤矿,争当机电排头兵 ——记阳泉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保安煤业机电管理部部长荆秀生
在晋能控股集团阳泉公司保安煤业的井下巷道与地面厂房之间,常常能见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他头戴安全帽,穿梭于机电设备之间,手中紧攥着记录本,嘴角时常挂着温和的笑意,可一旦谈及安全隐患,眼神便锐利如鹰。他,就是保安煤业机电管理部部长、有着多年党龄的荆秀生。
从普通电工成长为部门“掌舵人”,荆秀生始终以党员标准来衡量工作。他凭借对安全管理的“较真劲”、对急难任务的“冲锋劲”、对职工群众的“热乎劲”,在矿山机电领域诠释着共产党员的担当,让党徽在机电管理一线闪耀光芒。
铁肩担责:以党员标准筑牢机电安全防线
“机电管理是矿井的‘神经中枢’,丝毫马虎不得。”荆秀生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自担任机电管理部部长后,他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融入到每一项制度、每一次巡检、每一台设备之中。在他的办公桌上,始终摆放着两个本子:一本是《党员纪律手册》,另一本则是详细记录着设备运行数据的《机电隐患台账》。“党员的首要责任是遵章守纪,而我的职责就是让机电管理像党员纪律一样严密。”
他主导构建的“三维安全管控体系”,成为了保安煤业机电管理的典范。在空间维度上,他把井下1000多台机电设备划分成多个责任区,党员带头认领高风险区域,在掘进面、变电所等关键位置设立“党员责任岗”,要求责任人每周至少三次“爬设备、查线路”,用手感知温度、用耳聆听异响,坚决杜绝“纸面巡检”。在时间维度上,推行“8+2”工作法——除了8小时正常管理工作外,每天提前1小时到岗查看设备运行状况,下班后1小时汇总隐患整改情况,多年来从未间断,累计发现并整改设备隐患2300余条。在制度维度上,创新制定《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从配件采购、安装调试到报废回收都建立电子档案,哪怕是一颗螺丝的更换记录都能追溯,使得设备综合故障率同比下降42%。
2023年7月的一个深夜,井下中央变电所突发故障报警。正在家中休息的荆秀生接到电话后,15分钟内就驱车赶到了矿上。“党员就是要在急难时刻冲得上去!”他穿上工装直奔现场,凭借20年的机电经验,仅用30分钟就锁定了高压柜接触器老化的问题。当时正值矿井生产旺季,若停机检修将会影响原煤产量。他带领技术骨干研究出“带电插拔更换”方案,自己更是第一个戴上绝缘手套进行操作,在弧光闪烁中完成了更换,确保了生产未受影响。事后同事们才发现,他的手背被电火花轻微灼伤,可他却笑着说:“这点小伤,比不过设备停机带来的损失。”
冲锋在前:党员担当破解技术攻坚难题
“遇到硬骨头,党员不带头谁带头?”这是荆秀生在团队中常挂在嘴边的话。无论是井下设备突发故障,还是新技术推广遭遇阻碍,他总是率先挺身而出,凭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魄力,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2022年矿井智能化改造中的经历,就是他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的有力见证。那年,保安煤业启动150110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改造项目。当时,设备面临“卡脖子”困境,技术壁垒极高。在这种艰难情况下,荆秀生主动请缨:“我们自己干,党员不能被技术难倒!”随后,他带领6名技术骨干组成攻坚队,在矿上吃住长达一个月。白天,他们泡在车间,仔细拆解旧设备,深入研究其工作原理;晚上,大家则查阅各类资料,钻研技术参数。
在改造的关键时期,为了测试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荆秀生连续48小时坚守井下。饿了,就啃一口面包充饥;困了,便在支架操作箱旁稍作休息。当系统终于成功实现“一键启停”功能时,他那熬红的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咱们矿的设备,以后要听咱们自己的指令!”
在他的引领下,机电管理部取得了丰硕的技术创新成果。先后完成了“皮带运输机智能调速系统”“变电所无人值守改造”等10项技术创新项目。其中,有3项获得集团的改革创新奖,每年可为企业节约维修成本300余万元。同事们纷纷表示:“跟着荆部长干,再难的活儿心里也有底,因为他总能带着大家闯出一条路来。”
情系职工:以党员初心架起暖心连心桥
“党员不仅要在工作中带头,更要在生活中贴心。”荆秀生常常这样讲。他所在的机电管理部有400多名职工,在他心里,这些职工就如同自己的“家人”一般。
平日里,除了抓好生产、管理安全,荆秀生还经常找职工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他的手机里存着部门许多职工的联系方式,并且详细备注着每个人的家庭情况:“老王母亲住院”“小李孩子要升学”“小张媳妇待业”……这些看似琐碎的信息,他却牢记于心,甚至比记自己的家事还要清楚。
2023年夏天,职工老赵的儿子考上了大学,可由于妻子重病,家里的积蓄已被花光,老赵为此愁眉不展。荆秀生得知这一情况后,默默帮老赵申请了矿上的“金秋助学”基金。当他把4000元助学金送到老赵手中时,这位硬汉眼眶泛红,感动地说:“荆部长,您比亲人还亲!”
类似的暖心之事还有很多。职工小张的妻子失业了,荆秀生四处打听,帮她联系到了超市收银员的工作;职工食堂饭菜的口味如何,他也会定期收集职工的意见,并反馈给后勤部门。荆秀生常说:“职工心里舒畅了,工作起来才有劲头。”
为了更有效地倾听职工的心声,荆秀生在部门设立了“党员谈心室”,每周三晚上固定时间接待职工。有的职工不好意思当面表达想法,就给他写纸条或者发微信,而他总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复。自去年以来,他通过谈心室收集并解决了职工的47条诉求,事情无论大小,从宿舍灯管的更换,到职工的职业规划,他都一一过问。职工们纷纷表示:“荆部长的办公室,永远有杯热乎茶,永远有句暖心话。”
在荆秀生的带动下,机电管理部营造出了“团结如一家”的良好氛围。党员们主动与新职工结成对子进行帮扶,技术骨干们自发成立“传帮带”小组。部门连续三年被评为公司“先进部室”。荆秀生说:“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这面旗不仅要自己立得正,还要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向前走。”
从青涩的学徒成长为技术专家,从普通党员发展为管理骨干,荆秀生用20年的矿山岁月,生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他的办公桌上,一枚党徽被擦拭得锃亮,旁边是一本已经翻旧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他说:“每当遇到困难,看看党徽、翻翻党章,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力量。”在保安煤业的深矿巷道里,荆秀生和无数像他一样的党员,正凭借着实干与担当,为矿山的安全生产筑牢基石,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白胡平)